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多动物> 浏览宠文

水疱性口炎

本病是多种哺乳动物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在口腔粘膜上发生水疱,流泡沫样口涎,间或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发生水疱。曾流行于非洲、欧洲和南、北美洲,亚洲也曾有发生。由于发病后传播快,常可造成严重损失。

【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为水疱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疱性口炎病毒属。病毒呈子弹状或棒状。该病毒有2个主型和若干亚型,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C30分钟可灭活,在直射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迅速死亡。在4~6C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天,冻结可保存数年。2%氢氧化钠或1%福尔马林能在数分钟内杀灭病毒。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水疱液、水疱皮和血液之中,病畜和隐性感染的多种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唾液、水疱液散播病毒,经损伤的皮肤粘膜、消化道而感染,双翅目昆虫也可传播本病。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家畜、野生动物及实验动物),人也有易感性。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节,秋末平息。一般呈散发,在有些疫区可连年发生。成年牛易感性强,发病率为 1.7%~7. 7%。兔则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最常见的是1~2周龄的仔兔,成年兔发生较少。

2.临床特征

(1)牛   潜伏期3~5天,长者9天。病牛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 退,反刍减少,渴欲增加。口腔粘膜及鼻镜干燥,在舌、唇粘膜上出现米粒大的水疱,并融合成较大的水疱,内含黄色透明液体,经1~2天水疱 破裂,形成鲜红色烂斑。病牛大量流涎.呈引缕状垂于口角。有的在蹄部及乳房皮肤上也发生水疱。病程为1~2周,一般转归良好,极少死亡。

(2)马   马症状与牛相似,但发展较缓慢。舌及口腔粘膜发生水疱. 1~2日内破裂,留下鲜红裸露的糜烂面,不久愈合。蹄部病变多发生于 蹄冠、蹄枕部。

(3)猪   病猪发热,口腔、舌及蹄冠部发生水疱,破裂后形成痂块。病变严重时,影响采食,出现跛行。蹄部病变扩大,可使蹄壳脱落,露出鲜红出血面。病程约2周,转归良好。

(4)兔   潜伏期5~7天。病初口腔粘膜潮红、充血。随后在唇、舌、硬腭及口腔粘膜等处出现粟粒至扁豆大的水疱,水疱内充满含有纤维 素的清澈液体。水疱破溃后,形成烂斑和溃疡,同时大量流涎。污染浸湿绒毛,粘成一片。局部的皮肤由于经常浸湿和刺激而发炎和脱毛。常由于细菌的继发感染而引起唇、舌和口腔其他部位粘膜的坏死,并伴有恶臭。由于口腔损害,食欲减退或废绝,随着损害的加重,病兔发热,沉郁,腹泻,日渐消瘦、虚弱。病程一般2~10天,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在外生殖器也可见溃疡性损害。

病马与病兔通常根据临床症状容易确诊。牛、猪发病后,其症状与口蹄疫相似,为了鉴别,应采取水疱液和水疱皮送兽医检验单位作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

【防治】本病发生后,应隔离病牛和可疑病牛,严格封锁疫区,畜舍及污染的场所、用具等要用2%~4%火碱溶液消毒。

水疱性口炎尽管发病迅速,多种动物可以感染,但病程短,损害轻, 一般只要加强护理,即可康复。如口腔粘膜或舌面糜烂或有溃疡时,可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口腔,而后涂抹碘甘油或撒布冰硼散。

病兔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治疗。用量按0.1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关键字:水疱性口炎
上一篇: 伪狂犬病
下一篇:巴氏杆菌病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