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医手册> 传染病> > 浏览宠文
本病又称猪脑脊髓灰质炎。是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

本病最早(1929年)发现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因此又称捷申病。血清I型病毒毒力较强,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死率也很高,对各龄猪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目前主要分布在中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还有一种毒力较低的病毒,临床表现较轻缓,近20多年来主要分布于丹麦、 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病毒属中的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耐酸碱。在室温中能存活较长时间,低温能长期保存。对多种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次氯酸钠、20%漂白粉和70%酒精可灭活。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体内的病毒可随粪便排出。当健康猪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时,即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仔猪易感。4~5周龄猪最易感。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各血清型病毒的致病力差异较大,感染率、病死率和流行形式也常不同,在新发生地区常呈暴发,可蔓延到全群,老疫区多为散发。

2. 临床特征病初猪体温达40~41°C,不食,精神沉郁,不久出现 各种神经症状。重症病猪,出现眼球震颤,头颈后弯.肌肉抽搐,昏迷。随 即发生麻痹,呈犬坐姿势或一侧横卧,声响或触摸可引起四肢的不协调运动或头颈后弯,一般经3~4天死亡。有些耐过的病例常呈现肌肉萎缩和麻痹症状。

由低毒力病毒引起的病例(英国称塔尔凡病或良性地方性轻瘫),主要侵害幼龄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运步时后肢摇晃不稳,背腰部软弱,经数日后症状即可消失。有些病猪在出现上述症状后不久,就出现兴奋,发抖,平衡失调,运动失控和肢体麻痹等症状。

病死猪的眼观变化不明显,无诊断意义。通常根据上述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采取病猪的小脑和脊髓的灰质部,送兽医检验单位进行病毒分离或病理组织学检査,有条件时,也可进行免疫荧光或中和试验等血清学诊断。

3.类症鉴别能出现神经症状的猪病很多,诊断时应注意鉴别,特别应注意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的鉴别。

(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多发于2周龄以下,更多见于4~7日龄的哺乳仔猪,一般侵害一窝或几窝哺乳仔猪后疫情很快停止。病猪先有呕吐、便秘、嗜眠等症状,然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大多数病猪体温不高。

(2)  伪狂犬病除猪可感染外,其他动物也都易感。哺乳仔猪感染后呈现高热,食欲废绝,眼睑充血肿胀,呕吐,下痢,呼吸困难,病初兴奋,后期麻痹。妊娠母猪感染后,常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或无生活能力的弱胎。而传染性脑脊髓炎时以共济失调为主症,有声响或触摸时,可使症状加剧。

(3)  李氏杆菌病仔猪多呈败血症症状,有神经症状的病猪,常呈现圆圈运动或无目的地行走或以头抵地不动,行走时步态强拘,有的因后肢麻痹拖地而走,剖检时,肝脏有小坏死灶等可资鉴别。

【防治】预防本病要特别注意防止引人病猪和带毒猪。一旦发生,要迅速确诊,严格隔离,对症治疗,急宰重病猪,加强消毒。

关键字: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网友评论
热点资讯